2008年11月18日 星期二

女兒的 Ipod nano

雖然第一部電腦是 Apple II 但並不是個蘋果迷, 對蘋果的產品的瞭解都是從網路被塞爆了的訊息得知但都沒深入瞭解.
前陣子的百貨公司週年慶特地到了 FNAC 逛看看, 蘋果區擺了一堆頻果的產品供人任意的把玩, 女兒玩了玩她最鍾愛的 iPod touch 被我嫌會當機之後改玩 iPod nano ( 主要是它最便宜... ), 沒想到 2" 的小螢幕有高達 240x320 的解析度, 放起電影來還很流暢, 加上還有許許多多的功能... 連我都被吸引了.
本來想買第三代的展示機, 但也沒便宜多少加上擔心電池老化最後還是挑了第四代橘色的.
又輕又薄又小是它的特色, 回家把玩之後更發現它的功能超乎我的認知.

首先它可外接遙控器 ( 週邊非常多但都需要 $ ) 而且可輸出高達 576P HD 的解析度到電視上 ( 色差端子 )...
這麼小一台厚 3mm, 2" 的小螢幕 mp3 竟然這麼強, 看來可以取代我的 HPTC 了.
將之前錄的電視節目轉檔同步到 nano 後還看的清楚字幕... 真是厲害 ( 目前碰到的問題是轉檔成 576P 的節目影音不同步, 不知道有什麼比較好的轉檔程式 ).

其次是 Podcast, 由於申請 iTunes 帳號需要信用卡資料, 就不想用, 但有些功能被限制住了, 後來看到有人分享申請 iTune 帳號免信用卡, 成功之後才開始使用 Podcast.
原本以為 Podcast 只是廣告, MTV 或是電影預告片的短片而已, 試了之後才知道它是類似廣播或電視節目, 也就是 iPod + Broadcast, 跟網頁的 RSS 有些類似.
內容有語言教學如英文, 法文, 日文..., 精選的 YouTube 影片, 知識性的節目, 如烹飪, 電腦, 軟體等的影片, 也有談話性的節目. 只要搜尋有興趣的內容訂閱, 以後只要是新的節目就可以同步到 iPod 產品上, 就像有專人幫你將廣播或電視節目錄起來一樣, 等有空的時候再看而不會錯過任何你有興趣的內容, 只是很可惜的是中文的 Podcast 並不多.
分享幾個不錯的 Podcast 網站, 其實也不一定要有 iPod 才能用, 直接透過電腦播放也可, 只是沒有像 iPod 那麼方便到處都可以用
影片方面有電視電影可以下載, 有些要錢, 有些則是免費的, 當然我都選免費的來看.

其他還有行事曆, 工作等可以跟 Outlook 同步但只能顯示不能輸入, 還有鬧鐘(聲音太小又沒振動), 世界時鐘, 電玩等功能

音樂的功能比較不一樣的是可以下載專輯的封面, 可參考這個可惜還沒試成功.

內建動能感知器可以玩 Game 也可以用來切換歌曲.

照片功能可以設定串場效果及配樂...

小小的一台功能還不少, 難怪那麼多人喜愛.
當初還以為它僅僅是 mp3 而已, 沒想到可以塞進這麼多的功能, 不知道的人還會質疑說一樣是 mp3 / mp4 為甚麼要買這麼貴的, 一樣可以聽歌放電影...

現在卻連我都想買一個了, 這當然不是 iPod nano 可以打發的, 至少 iPod touch 或是 iPhone 吧 !!! 準備放在車上取代沒了顯示的音響.

2008年11月12日 星期三

LED 手電筒再改造

改裝後的手電筒實際使用上差強人意, 3 顆 AAA 電池使用時間及亮度還是不太夠.
一個鐘頭不敷夜騎使用, 所以又興起了改裝的念頭.
這次連同光杯一併修改, 這個光杯不像之前的可以直接嵌合在 LED 上且高度較低,
但因鋰電較長反而可用手電筒頭鎖緊予以固定, 不然此次的改裝可能會很麻煩

水平50度, 垂直25度的光杯適合拿來當車燈使用, 不會照到對面的人照射面又廣, 一個 $50

此次的主角, 恆流驅動電路 單鋰調光型 $170
四段調光 100% ( 1A ) - 50% ( 0.5A ) - 慢閃 - 暴閃
實測值為 1A - 0.34A - 慢閃 - 暴閃

背面還有電話號碼...

烙鐵要使用瞬間加熱型的, 銲錫不能用無鉛的, 雖然熔點只多了 50 度但不太容易焊上去.
銅圈一定要刮乾淨.
因為基版焊太深了 ( 配合鋰電長度 ) 加上孔徑比鋰電小, 電池正極碰觸不到只好加錫在中心點了.
結果是焊得跟狗啃的一樣 ^"^

LED 背面少了一塊鋁板散熱會有些不足
LED 模組不能鎖到底, 否則會因鋰電太長底蓋無法鎖緊.
先裝入鋰電後再將 LED 模組鎖緊, 因光杯比較矮裝入電筒頭後還可以轉緊剛剛好固定住光杯

沒保護版的鋰電 $135 有保護版的 $220... 多了一層保護還是比較安心

電筒尾端的開關還要加工一下, 將黑色塑膠部份磨掉一些約 5mm, 不然鋰電裝不下去.

完工圖

看不出來這支 $199 的電筒裝了鋰電, Q4 LED 還有四段調光電路

真是亮啊 !!! 理論上應該有 220 流明

光型適合當車燈


此次更改的結果, 更亮更持久, 光型也更適合單車使用, 惟切換最高亮度 1A 使用10分鐘左右筒身開始發熱...大概約 40~45度左右吧 ! 撐到 15 分鐘已經很燙了, 本來不太敢再測下去了...
怎知剛好有事去處理, 回來後也忘了這件事, 等想到時 LED 已經不亮了, 光杯也融掉了...
只好再採買了
過了幾天東西來了, 這次學乖了, 散熱工作一定要做好, 先塗上散熱膏

再鎖上螺絲 ( 有先鑽兩個小孔 )

第一次測試全亮開了約 13 分鐘筒身非常燙手... 這代表散熱效果比之前的改善很多.
熱量有散出來了. 第二次測試全亮可撐到 30 分鐘還是溫溫的... 怎麼會這樣 ?

另外一支手電筒的 LED 座與新的調光板 .
多了鋁板散熱應該比較好吧 ! 原本的銅環太高, 用虎鉗將它壓到底

調光板太高了 ( 8.5mm ) 裝上 LED 座剛剛好, 但鋰電會裝不下

只好用回原來的板子, 將原本細細的線換粗一點

組合前, 會鑽那麼多孔都是為了測試固定 LED 基板的方式.
這支多了一塊背板應該散熱會比較好吧 !

焊好了還是一樣很醜

塗散熱膏後再鎖上螺絲, 找不到合適的螺絲, 隨便用了兩顆, 真不協調.

後來發現鋰電耗電達 1.6A, 電壓一下就降到 3.3V, 雖然亮度增加了, 但損耗未免太大了,
跟 3AAA 的使用時間差不多, 跟賣家反應後說可以讓我退貨, 所以補了差價換了 Q4 LED + 工業用散熱膠.
最後只好將原本裝不下鋰電的雙鋰調光板硬裝了上去, 好處是耗電量變小還有可用 3AAA 電池,
鋰電耗電量 0.64A / 0.39A, 3AAA 耗電量 0.47A/0.32A. 鋰電可用三個多鐘頭, 3AAA 可用接近兩個鐘頭. 只是這兩段亮度看起來差不多亮, 肉眼看不出有很大的差異.
缺點是使用鋰電後電池蓋無法鎖到底.
剩下的一個在網路上找到使用 AMC7135 Current Regulator 的調光器, 同事告知這個損耗也很大, 還不如用 0.5 ohm 2W 電阻來限流, 便宜又耐久. 但為了可調光, 只好買來裝了.

調光電路板: 直徑17mm,板厚1.2mm,雙面鍍金,總厚度3mm。
驅動採用AMC7135x3 MCU 五段調光IC,
三組調光
(低亮段點亮約2秒後會閃爍一下此時關掉電源再開切換下一組調光)
1、低-中-中高-暴閃(10Hz)-SOS
2、低-中-高
3、低-中-高-暴(10Hz)-警-慢(3Hz)-慢閃(1Hz)-SOS
記憶功能:
關閉總開關以後,下次開機檔位為上次關閉時的狀態。
售價 : $120 運費 : $30


RTV-904 + LED + 調光板

使用魚眼光杯集光效果最好, 其他的光杯因為光線都散開了, 感覺不出效果...


使用時間測試 :
3AAA 使用兩小時候 0.47A ~ 0.3A, 16850 鋰電使用四個小時電流 0.64A ~ 0.35A
使用時間變久了, 還算滿意.
Q4 與 P4 LED 亮度感覺不出有什麼差異, 只有色溫有明顯的不同.
Q4 電流 1A時是很亮, 但跟 P4 電流 0.68A 的感覺差不多亮.